源无止境 创生有道
世界自闭症日|干细胞为“星星的孩子”点亮世界
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08:50   浏览次数:14

4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,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最新数据显示,每368岁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症患者。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自闭症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。

《中国孤独症(自闭症)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》中也提到:目前中国的自闭症患者已超1400万,其中0-14岁的儿童患者有300多万。

 

这些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的群体,宛如独自闪烁在遥远天际的星星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与周围的一切似乎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。他们面临着诸多生活与社交上的困境,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理解、关爱与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
自闭症:被误解的孤独

自闭症,医学上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(ASD),常常发病于婴幼儿时期,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。核心特征表现为 “三低一高”:

社交能力低:回避眼神交流,缺乏共情,难以建立伙伴关系;

沟通能力低:语言发育迟缓,常重复刻板语言,或用尖叫、动作代替表达;

兴趣范围低:沉迷特定物品(如车轮、按钮),抗拒生活规律变化;

重复行为高:反复摇晃、转圈,对声音、触觉等感觉异常敏感。

患儿常对他人情感“无反应”,却对特定光线、声音异常敏感;部分孩子拥有超常记忆力或艺术天赋,但无法融入普通学校。医学界用“谱系”一词,正是因其症状轻重差异极大,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“高功能”天才型均有分布。

 

大脑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,自闭症患者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特征性改变,如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元连接异常,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出现偏差,进而影响了患者的社交、语言和行为等功能。

干细胞:修复神经的“万能钥匙”

针对自闭症,传统的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焦虑、攻击行为等继发症状,而干细胞疗法则试图直击病因——‌修复受损神经、重建脑内微环境‌。其核心机制包括:

促进神经再生 :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,填补受损的神经回路,帮助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。

神经保护作用 :某些类型的干细胞,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,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,能够减轻神经系统中的炎症反应,保护神经元免受进一步损伤。

神经递质的调节 :自闭症常常伴有神经递质失衡,干细胞通过对神经递质的调节,有望改善神经信号的传递,帮助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。

 

临床突破:让星光不再孤单

在干细胞应用于自闭症的探索之路上,科研团队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。

发表在《干细胞转化医学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,对于4-9岁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,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好的神经炎症调节能力,通过临床I期实验证实了50%的患儿接受静脉注入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后,自闭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社交、语言和日常技能有了显著改善,重复行为和多动症明显减少。

 

关注自闭症患者现状,积极支持和推动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,我们相信每一次临床实验的突破,都可能成为照亮这些孩子前行道路的一束光。